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2025 年 5 月 1 日 打造汽车零部件领先的人力资源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汽车配件人才网 >>职业指导>> 随便说说 >>广州蚁族村调查:奋斗者憧憬
广州蚁族村调查:奋斗者憧憬
汽车配件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2-03-26 16:02:13    浏览次数:2679   文章来源:转自华夏经纬网   

 
 
  
  他们像蚂蚁一样“高智、弱小、聚居”,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的智商和知识水平,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他们大多是80后年轻人,一个曾经幸运的群体,他们圆了曾贵为天之骄子的梦。他们也是不幸的一代,1999年高校扩招,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以上万的幅度增长,就业压力日益加剧。
  
  在外来人口密集的广州,蚁族也被称为“穗蚁”。目前,广州已形成了赤沙、棠下、上社等多个蚁族聚居地。近日,记者深入广州最大的蚁族聚居地赤沙社区走访,了解蚁族们的曲折故事和生存状态。
  
  走向社会的艰辛
  
  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
  
  毕业三年间,小仙换过三份工作:票务公司文职、电子产品销售、行政管理,每份工资都不过一两千元。三次的求职经历让她发现,最初的想法与现实完全是两个方向。她一直想进入一家外企,从事外贸工作。
  
  周日,广东商学院附近出租屋群紧密错落,一个叫石仑里横街的小巷子里,小仙(化名)刚睡到自然醒。难得的假日,她决定走出房间逛逛,肩挎一个黑色小包,偏分、烫卷的长发,毕业三年让她脸上的学生气渐渐褪去。
  
  半年之前,她还没有这份闲心。
  
  去年五月份,小仙第二次来到广州,由大学同学介绍到广商附近租房,从此住进广州最大的蚁族聚居地。求职接连碰壁,常常使她感到灰心丧气,小仙只能在网上跟朋友倾诉自己的艰辛,完了继续找工作。
  
  一个多月后,小仙有了现在这份工作,在珠江电影集团附近一家网络能源公司做行政管理,月收入两千元,除去自己花销所剩不多,平时没有寄钱回家,春节时买了400多元年货孝敬父母。
  
  生活总算安稳了下来,这已是她二度赴穗找工。
  
  2007年夏天,毕业于广东某学院的她,同大多数80后毕业生一样,走向社会就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此后高校招生人数以平均每年50万的额度增长。小仙大学毕业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495万人。
  
  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小仙每天都在投简历,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外贸工作,然而几乎每次都是石沉大海。在过去的一年里像这样的小仙们并不罕见。
  
  父母想帮她找了一份家附近的工作,但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广州,“还是想留在大城市,机遇会多一点”。
  
  她在一家票务公司市场部做过文职,收入刚上千元。房子是大学舍友帮忙介绍的,离公司很近,每月300元房租,整个月下来,工资刚够自己花销。甚至有的时候缺钱用,很想向家里要钱,最终碍于面子没有这样做。
  
  文职的事务很繁琐,一边查找数据一边接电话,一度,她对电话铃声产生了恐惧和抗拒。也有该公司的主管介绍她去做业务,收入会更可观一点。但是,那时,她真的害怕再听见电话的声音了,毅然离开了该公司。
  
  “期间有去打过零工,那次在岗顶,有人跟我说我适合做model,让我跟他去拍照,出一个画册,后来才知道自己被骗。”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的一个下午,小仙接到一个电话,广州某上市国企人事部打来的,通知她翌日到公司参加体检,其他事务已安排妥当体检完即可上班。一个多月的求职,她参加了不少面试,唯有这家让她见到了端铁饭碗的希望。然而,两三个小时后,电话再次响起,该公司告诉她已临时安排了人,抱歉不能给她工作机会。
  
  与国企失之交臂后,她进入一家公司销售电子产品,工作不到半年,由于金融风暴的冲击,公司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灰心之下,她干脆辞职回家了。
  
  “在家三个月,休息得很爽,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好过!”小仙至今还为那“逃离”的三个月沾沾自喜。
  
  逃离后再次到广州找工,眼下工作暂时稳定下来,但三次的求职经历让她发现,最初的想法与现实完全是两个方向。她一直想进入一家外企,从事外贸工作。外贸工作对英语要求颇高,又缺乏经验,“现在知道做外贸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了”。她说。
  
  “蚁族村”经济
  
  生存之上、生活之下
  
  月租240元,水电费自负,上网费每月40元、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木床。陈阿姨催促说:“赶紧定下来,现在过来的学生很多,在中介公司这样的房间至少要两百八呢”。
  
  小仙们的坎坷故事每天都迷茫在行色匆匆的夜色里。
  
  官洲街赤沙社区一带,过年后拖着行李入住的年轻人来来往往,随着越来越多蚁族聚居。记者在如迷宫般交错的巷道走了一圈,里面聚居的蚁族保守估算数以万计。当地的“蚁族经济”渐渐蓬勃,夜市热闹非凡,已有小“上下九”之称。
  
  赤沙路赤沙西街不足三百米长,蔬菜摊、服装摊或者用自家面包车拉来的水果摊沿街可见,熙熙攘攘。小仙住在石仑里横街偏僻的一个巷子里,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条热闹的小街。来时,她和所有蚁族一样,一个拉杆箱,一个旅行包,就是全部家当。
  
  “桌子五十元,可以半价回收,随便看”,从事二手家具买卖的中年老板漫不经心地回答,眼睛始终盯着那台旧电视机的画面,电视里《流星雨》还在继续上演,如同这条赤沙西约大街上,从未停止出现的年轻面孔。
  
  沿街有上十家二手家具店,新蚁族们从旧蚁族遗留下的物品中“淘宝”,开始组建自己的“家”。九成新的电脑桌,折旧的热水器,垫床板的海绵,老板一律可以送货上门,末了不忘叮嘱一下,走时可以将家具卖回去。
  
  安家,大部分人选择广商东门附近。
  
  屋内,一个独立卫生间,一个简单的洗手台,旁边有一张床、一张电脑桌和一只茶几,一个房间或客厅住一到两个人,这是蚁族们最常见的配置。
  
  “这里虽然不如石牌、杨箕等典型城中村邻近市区交通方便,但靠近广东商学院,不像其它城中村复杂,比较安全,房租又便宜两三百块钱”,若问起广商东门,已白发苍苍、坐在街口晒太阳的老太太们都知道是租房的。
  
  陈阿姨和两位老太太拉着家常,家中多年出租房屋,现17个出租房间还剩2个单间,月租240元,水电费自负,上网费每月40元。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木床,陈阿姨催促说:“赶紧定下来,现在过来的学生很多,在中介公司这样的房间至少要两百八呢”。
  
  这条窄小的巷子,租房广告贴得密密麻麻。代业主收租的中介公司在出租屋楼下遍地开花。穗美中介公司一位曾经理坦言,从渐渐有大学毕业生在这里聚居开始,他们已经做这行6年了,每个单间14、15平米,单间价钱220到280元不等。现在仍有130户找他放租。
  
  巷子很阴湿,有时连对面走过的人的脸都看不清,感觉阴森。小仙最近也打算找一处离东门近一点的房子,“晚上回家穿过长长的小巷,也没有路灯,有时加班太晚,一个人走在这里会害怕”,她说,“一个人住一个单间,在这个偏僻的巷子里,很多时候感觉寂寞”。
  
  接近午饭时分,巷子里开始人声嘈杂。十余平米的快餐店前排了一条长龙。小仙很少在出租房自己做饭,六块钱的盒饭两荤一素带一个汤,打包拎走回到房中继续蜗居。
  
  李老伯住在石仑里街口,近三年来,他看着来这里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东门日渐热闹。
  
  虽然生活简陋一点,这里好像大学宿舍生活的延续,“周末可以一块打球,平日也有个人来侃侃大山,到了晚上蚁族们倾巢出动,到附近的饭馆聚餐,畅饮也大话未来”,蚁族阿鸿住了两年,不寂寞是他唯一的欣慰。
  
  同时,他也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拉着行李箱进入某个巷子,又拉着箱子离开了,“每当此时,对照自己,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在寒来暑往,日夜轮回中,这座蚁族村,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来人往。
  
  奋斗者的憧憬
  
  “再等一下机会总有”
  
  “你知道上海一套房子多少钱吗?基本一两万一平米,不吃不喝也得二三十年啊,广州也一样,一线城市好不到哪儿去。”想到这里,七夜(化名)觉得每天的挣扎太过徒劳。
  
  蚁族们在这里痛并快乐着,他们相信这里只是暂时的蜗居点,他们还有对未来的各色各样的憧憬。
  
  阿力和女友在广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们在赤沙的蜗居也是暂时的,“等我们攒够钱结婚,我们就会搬到市区”。
  
  与大学生就业严峻未减相比,珠三角的民工荒却有越演越烈之势,一些农民工岗位与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在逐步减少。目前,舆论已经将蚁族列入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然而,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个蚁族中,尽管暂时困顿,没有一个愿意屈就,他们觉得再等一下,机会总会有的。
  
  曾经有同学介绍小仙到东莞的工厂去工作,工资比在广州高也没有太大压力。她觉得到工厂上班太累了,还是拒绝了同学的好意。在阳江老家的父母也希望她毕业后回家工作,她最终选择了留在广州,看中的是广州的发展机遇,还有已适应了广州的生活。
  
  “其实蚁族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奋斗而蜗居在城市里啊”,七夜(化名)毫不掩饰地称自己是个奋斗者。他也过着群居生活,和两个同事合租在一起。
  
  “坚持自我,顽强不屈”,七夜和室友们曾每晚蜗居看电视剧《奋斗》,里面主人公那股奋斗不止的勇气感染着他们。七夜说,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不是你正站在哪里,而是你正朝什么方向移动。他的方向,已经朝着某个二线城市,安家落户。
  
  奋斗,这也是小仙从未停止的状态。毕业后,她也想过一边工作一边考研,但是她发现精力和时间都很有限,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目前她只想学好英语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在这家网络能源公司取得更好发展。
  
  机遇,这是蚂蚁族们贪恋城市的一个诱因,蜗居久了却也使人彷徨。城市,常常让蚁族们追问:何处才是归宿。
  
  七夜毕业于南京一所高校,两年前与一家上海建筑公司签约,刚入职就被派遣到广州“出差”。
  
  来到广州才发现,他已被这座城市“绑定”。公司借出差之名把他留在广州,在一个建筑工地上负责施工测量。每天去工地两三个小时,察看工程进展情况,就是他的全部工作。
  
  同学大多留在了长三角,业余只能以上网、听音乐、看书打发掉大部分时间,他还是觉得无聊。无论是上海还是广州,七夜都找不到归属感,常让他迷茫。
  
  “你知道上海一套房子多少钱吗?基本一两万一平米,不吃不喝也得二三十年啊,广州也一样,一线城市好不到哪儿去。”想到这里,七夜觉得每天的挣扎太过徒劳。
  
  充分体验到了一线城市的压力,他觉得自己迟早都得离开这个不属于他的城市。像之前蚁族逃离北京、上海的狂潮一样,他最终会选择一个二线城市。
  
  这并非懦弱的表现,而是现实的考虑。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父母还是希望他回家发展。而七夜也常常想,老人年纪大了,需要儿女在身边照顾,“尽孝也要趁早”。
  
  家里也正在催促他结婚,过春节回家都带着压力,春节出门时,父母又再次提到结婚的事情,压力和紧张就像从未掉落的口香糖,反而越粘越紧。
  
  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冬去春来,蚁族们又开始勤勤恳恳,在陌生的城市一步步迎接梦想的艳阳天。
  
  专家把脉
  
  “蚁族”凸显产业升级紧迫性
  
  可以预见,蚁族还将继续增多。《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显示,2009届毕业生中,73.56万大学生仍失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了19万。而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意味着近73.56万去年的毕业生要和今年毕业的师弟师妹一起“抢饭碗”。
  
  暨南大学高教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教授马秋枫认为,蚁族的出现是人在寻求自身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不光是80后,就算是60后、70后毕业生都会选择在比较有活力、经济层次较高的城市谋求发展。
  
  她说,“但这些城市对人力素质要求较高,给他们的机会往往不是很多,于是他们选择在城乡结合部聚居,生活成本低”。
  
  蚁族聚居地的形成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像小仙这样,经同学或者朋友介绍租房,久而久之成了一个群体。
  
  低收入或者失业,这是蚁族的基本特点之一。针对此种现状,广东省社科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飏认为,政府需要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包括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帮助创业,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立竿见影的措施。“例如给这个群体提供心理咨询,由专家和学者进行量化分析。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社会技能,才能适应社会。”
  
  现在的大学生难以享受福利分房,要买房的话,毕业生微薄的工资杯水车薪,这也使“蚁族”们只能在城中村等居住条件差的地方居住。专家建议,很有必要加大推动面向这些大学生的廉租房的建设。
  
  广东省综合研究室主任詹天庠留意到了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他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这正说明了广东的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性。只有尽快提高劳动力的整体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将低端的劳动力逐渐转移出去,才能有需求和能力吸纳更多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进来。这样,广东的整体经济发展更上一台阶了,大学生的待遇生活条件等自然也得到提高。而低端的劳动力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方法,转移到尚处在初级工业化阶段的欠发达地区就业。
  
  詹天庠特别指出,当前金融危机之后,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中小企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最重要力量,能提供岗位数量最多。政府应当鼓励扶持。“应鼓励大学生创业,可以设立创业基金、给予采购优惠等措施降低创业风险,对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中小企业,也给予一定的补贴。”詹天庠说。

    标签:
分享到:
 
    下一篇:管理故事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5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汽车配件网保持中立。

  荣誉资质 总经理致辞 发展历程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聚汽声明 汇款方式 加入我们 友情链接 服务细则 合作伙伴 猎头服务网站地图

汽车配件人才网倾心打造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网络招聘、猎头、专场招聘会等服务,结合优质的服务,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立足于强大的聚汽网络平台,依靠专业社区媒体《汽车配件社区网》和汽配行业高端杂志《聚汽观察》等多渠道的互动资源整合,为汽车配件企业和求职者构建一个领先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传真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24小时热线:15658103160/13818216694
地址:杭州余杭未来科技城高教路970号西溪联合科技广场6号楼608
Copyright@2010-2023 浙ICP备11022915号-2 杭州聚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5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