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汽车配件人才网 >>职业指导>> 求职技巧 >>面试应“做”出怎样一张脸 |
| 面试应“做”出怎样一张脸 |
| 汽车配件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2-11-02 10:57:47 浏览次数:1339 文章来源: |
|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找工作面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学生们几乎没经过社会的指导,却要让他们满足公司定下的要求才能被录取,这本身就有点高估“大学”了吧? 这些要求中有硬性的条件,比如学历、技能、语言等等。这些东西大学都能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仅把这些当作一块“敲门砖”,转而追求一些软性的东西。这个范围可就广泛了。从长相到性格、才艺到礼仪,总之一句话:抓住面试官的心是最终目的。 公司面试这东西,对学生们来讲就像个谜一样。每个公司标准不同自不必说,面试失败后不会有人告诉你原因是什么,这个最让人不安。于是很多学生只能追求“完美”,只有将自己变得无可挑剔,被录取的几率才会高。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讲面试礼仪的书籍。怎么穿着、如何化妆、怎样说话、怎么笑应有尽有。就连个人面试应怎样和面试官聊天、集团面试如何在团体中突出自己等,也是有“标准答案”的。正因为如此,在日本公司的入社仪式上放眼望去,感觉每个人怎么这么像呢! 现在经济不景气,工作不好找。统计称,日本应届毕业生在学时的“内定”率只有不到60%。很多学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从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就每天四处奔波。填写网络申请、参加宣讲会、一次面试、二次面试……据一家公司的经营者说:“这也是一种锻炼”。 没错,学生们就是这么被锻炼出一张“全球通”的脸。在日本,对“好青年”的标准大致如下:说话声音洪亮(代表有干劲)、动作敏捷(代表思维活跃)、注重礼仪(代表谦虚的性格)等等。现在不少很“创新”的公司喜欢多搞点集团面试,看看谁才具备带领团队的气质。 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标准,也许是一个人未来快速成长的必须条件。也是日本社会对每一个“个体”的要求。但是过分重视这些,甚至面试官仅凭这些判断学生就不是很准确了。有研究表明,人对人印象的好坏,70%都取决于第一次见面。因此,日本社会上甚至出现了很多学习塾,专门教授这种标准的“面试法”,很受欢迎。 日本社会的标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有一种说法是,阿尔伯特•梅拉宾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实验证明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感情信息的传递中55%是依靠肢体语言、38%依靠语音语调、只有7%才是人真正说出话的内容。 然而社会大众在流传这个法则时,却把“感情信息”这个最重要的条件给省略了,直接变成了信息的传递。法则是好法则,就是被越传越走形。 我特意去研究过这个法则。阿尔伯特•梅拉宾在自己的私人网站上写得很清楚,这个法则仅限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传递”范围,而且得出这个结果有很多条件的制约。这个法则曾经红遍日本,经过各种版本的解释终于变化成“社会标准”。可怕的是,现在这种标准已经在中国蔓延开来。 不管源头是哪里,又是如何演变至今,甚至现在这些标准是好是坏,也许已经没有追究的意义。学生们想在日本社会找到工作,不这么改变自己是绝对不行的。“做”出这么一张脸,给人一个标准“社会人”的印象,也许是面试取胜的关键。 |
| 标签: |
| 下一篇:求职者如何把握不同类型面试 |
| 相关文章 |
汽车配件人才网倾心打造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网络招聘、猎头、专场招聘会等服务,结合优质的服务,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立足于强大的聚汽网络平台,依靠专业社区媒体《汽车配件社区网》和汽配行业高端杂志《聚汽观察》等多渠道的互动资源整合,为汽车配件企业和求职者构建一个领先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传真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24小时热线:15658103160/13818216694
地址:杭州余杭未来科技城高教路970号西溪联合科技广场6号楼608
Copyright@2010-2023 浙ICP备11022915号-2 杭州聚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